打印本文 打印本文  关闭窗口 关闭窗口  
病因病机
作者:Admin  文章来源:  点击数 0  更新时间:2004-10-13  文章录入:admin

    (一)肝肾阴虚
      肾主骨生髓,肝藏血主筋。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人,因肝肾已衰,复因恣情纵欲,房室不节伤肾;或七情太过伤肝,致肝血肾精更加亏虚,筋骨失养,则可出现骨痛、骨折、活动不便、腰痛等症状。正如《中脏经·五痹》所云:“骨痹者,乃嗜欲不节,伤于肾也,肾气内消。”说明本病根源在肾,病及肝脏。
      (二)脾肾阳虚
      长期久病,肾阳虚衰,不能温运脾阳,终至脾肾俱亏。腰府及四肢关于温养则腰膝酸软,气化无力则形寒肢冷、浮肿。阳虚水停,聚湿成痰,痰瘀互结,痹阻经络则肢体麻木,甚或骨痛有包块。
      (三)气血两虚
      中老年人,气血渐衰,又因七情、饮食、劳倦所伤,脾胃运化功能失常,气血化生不足,气血两虚,气虚推动血行无力,则血行不畅,或气虚失摄,血溢脉外,留而不去,皆可形成瘀血。正如《类证治裁·痹证》所说:“诸痹……良由营卫先虚,……正气为邪所阻,不能宣行,因而留滞,气血凝涩,久而成痹。”
      (四)邪毒内侵
      素作虚弱;正气不足,卫外不固,六淫邪气及理化、生物因素等致病邪气,乘虚侵袭人体,深传至骨,毒邪阻闭,血行不畅,骨失所养则致骨痛,重则麻木,甚则瘫痪。
      (五)痰瘀互结
      饮食不节、情志所伤或邪毒侵袭,皆可导致气机阻滞,气不布津,血行不畅,津液凝聚为痰,血液凝滞发瘀。或脾肾阳虚日久,寒凝血瘀,湿痰内生;或阴虚血少,血液滞涩;或气虚运血无力等均可导致痰浊瘀血内停,互相交阻于骨髓络脉,而出现骨痛、骨肿等症。正如《类证治裁·痹证》所说:“久而不愈,必有湿痰败血瘀滞经络。”《血证论》亦说:“瘀血在经络脏腑之间,则周身作痛,以其堵塞气之往来,故滞碍而痛。”